网上有关“韶关市有几个县城?”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韶关市有几个县城?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截至2019年6月,韶关市有4个县、1个自治县 ,分别是仁化县 、翁源县、新丰县、始兴县 、乳源瑶族自治县。具体介绍如下:
1、仁化县
仁化县地处南岭山脉南麓,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粤、湘、赣三省交接地,东接江西省崇义 、大余县 ,北邻湖南省汝城县,南面紧邻韶关市区。
仁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极富人文之美 。秦末汉初 ,南越王赵佗就在仁化北端隘口筑有“古秦城 ”。南朝齐年间(479-502),始建仁化县,距今1500多年。
2、翁源县
翁源县位于广东省北部 ,韶关市东南部,东邻连平县,南接新丰县 ,西与英德市 、曲江区接壤,北与始兴县、江西省毗邻,素有“粤北南大门”之称 ,是抗倭英雄陈璘故乡,是珠江三角洲通向内地的战略要地,韶关市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的桥头堡。
3、新丰县
新丰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北 、韶关市南端,五市交汇处(广州、清远、惠州 、河源、韶关) ,历史悠久,区位优越,资源丰富 ,是韶关地区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发展先行区、战略前沿 。
4 、始兴县
始兴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部,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始兴是多民族聚居地区 ,境内有汉、瑶、畲等多个民族。
始兴置县于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 。古人曾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为始兴 ,自古著称为“古之福地 ”。
始兴自古是岭南交通要冲,物阜民丰,人杰地灵 ,是盛唐名相张九龄、明朝户部尚书谭大初 、抗日名将张发奎和当代著名数学家朱熹平的故乡,也是全国闻名的千年古县、恐龙之乡、围楼之乡。
5 、乳源瑶族自治县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区西部,东邻韶关市武江区,西连清远市阳山县 ,南毗清远英德市,北与乐昌市接壤,西北角与湖南宜章县相依 ,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置乳源县,因县北丰岗岭溶洞盛产石钟乳,洞中有源泉流出而得名。
韶关市人民政府-区市县概况
历史上的匈奴人到底是现在什么地方的人?他们过得怎么样?
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部 ,处于重庆、成都 、西安的金三角地带。市政府所在地南距重庆450公里,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 ,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 、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 。辖巴州、通江、南江 、平昌四区县,250个乡(镇)、2354个村,总人口359.1万人 ,总户数91.7万户。幅员面积1230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07米,最低海拔208.3米 。 区号0827,邮政编码636000,车牌编号:川Y
巴中人杰地灵。巴族茹毛饮血地 ,三国拼争古战场;盛唐石刻乃独秀,李白杜甫留华章。巴中是毛泽东主席肯定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腹心,保存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墓陵园、最大的红军石刻、最大的将帅碑林 ,国家***亲自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题词。这里还是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中唯一的中国人--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之故里 。
巴中自然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生态优美,物产丰富 ,发展生物工程前景广阔。气候,属亚热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 ,年平均气温16.0—16.9度,年日照时数1227.3—1574.5小时,年降雨量1120.7—1203.1mm;水利,境内通江、南江、巴河等主要河流流量大 、落差高 ,水力资源蕴藏量达81.2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达41.7万千瓦;淡水资源总面积达14.75万公顷,其中可养殖面积达4.7万公顷;林业 ,拥有活力木蓄积量2340万立方米,森林面积46.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7.2% ,堪称“绿色宝库” 。南江北部山区3000公顷“巴山水青杠”,被专家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世界银行已在这里投资开发林牧业。浩翰林海里栖息着黑熊、金钱豹等20多种国家野生保护动物 ,被中外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矿产,境内有可供开采的矿产主要有煤炭、铁矿 、铜矿、金矿、大理石 、花岗石、霞石矿、石灰矿 、石黑矿、天然气等29种,其中煤炭储量6190万吨 ,磁铁矿8355万吨,天然气1100亿立方米,霞石矿2100万吨,花岗石10亿立方米 ,极具开发潜力。
巴中旅游圣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江光雾山和通江诺水河,被专家誉为“国画风采,原始荒美” ,可参观景点660多个。景内人间仙境光雾山群峰突兀,瀑布珠连;地下奇观诺水河百千溶洞,妙趣盎然;世界珍稀树水青冈唯此可见。春有杜鹃红花 ,映峻岭燃霞;夏有万山叠翠,悉熊崽甜鼻;秋有层林尽染,借红叶毯地;冬有玉树琼花 ,壮无限关山 。“九寨看水,桃园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
巴中市场广阔 。巴中旅游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极佳,有著名的三国文化、巴人文化、红军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可旅游面积宽,市场潜力巨大 ,商机无限。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市委 、市政府确立了“巩固提升农业,积极发展工业 ,扩大改革开放,加快基础建设,努力开发旅游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的工作思路,带领全市人民群策群力,艰苦奋斗 ,求实创新,坚持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大力弘扬“红军精神” ,发展巴中经济,建设革命老区,努力把巴中建成川东北绿色经济强市、民营经济富市、旅游经济新市。
巴中古属禹贡梁州之域。春秋时为巴子国地 。秦和西汉时为巴郡地。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年至105年)始置汉昌县。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改属巴西郡,后继属宕梁郡 ,又先后置归化郡 、大谷郡 。北朝北魏宣武帝延昌3年 (公元 514年)首置巴州。 巴中州、郡、县迭更, 建县的历史已达1910年,置郡已达1789年 ,置州已达1485年。自古以来,巴中是兵家必争,群雄逐鹿之地 。汉高祖刘邦打关中 ,巴江两岸是重要的根据地和后助线。萧何留守巴郡据通江得汉山"以通饷道";三国名将张飞从荆州沿江而上,夜袭巴州,智擒严颜老将;魏武帝曹操与张飞交战汉水 ,直逼张鲁退兵巴州;南宋四川安抚制置使余介在通江等地筑城屯粮抗蒙;抗金名将岳飞率兵巴河东岸轻阳坡等等。至今,在南江县尚可目睹当年连通蜀汉的"千里栈道" 、汉王的金戈铁马、西晋南方獠人的岩墓等,这些无不记载着昔日巴中战火硝烟的壮丽场景 。
巴中建制沿革表 --------------------------------------------------------------------------------
年 代 建 制
夏、商 、周(公元前770年) 梁州 雍州 巴子国
春秋、战国 雍州
秦、西汉 益州 巴郡
东汉(公元91-220年) 益州 巴西郡
三国(公元220-265年) 益州 宕渠郡 巴西郡
两晋(公元266-419年) 梁州 巴(西)郡
南北朝(公元420-581年) 梁州 益州 巴西郡
隋(公元581-618年) 益州
唐 、宋、元、明、清(公元618-1911年) 益州 川南西(北)道 利州(广元)路 保宁府
中华民国(公元1914-1932年) 嘉陵道 保宁府
公元1932年 川陕省
公元1933年8月-1935年3月 川陕省
公元1935年-1949年 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公元1949年12月 达县地区
公元1993年7月5日 巴中地区
公元2000年12月28日 巴中市
名胜旅游--------------------------------------------------------------------------------
巴中历史悠久 ,建置久远。自置汉昌县始,虽历经沧桑,仍保留有较多文化古迹。
巴州区有城西汉将军严颜墓,南宋御元的平梁城;城南有章怀太子墓;城东有凌云塔;城北有王望山 。城周东龛 、南龛、西龛、北龛及水宁寺等处古窟283处 ,佛像3900余躯,始创于隋,继盛于唐 ,雕刻玲珑,规模宏大。中央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认为:“巴中古窟是一颗长期埋没至今尚未挖掘的艺术明珠”。
古往今来人文荟萃,留下不少名人古迹。如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等名人遗址多处 。
巴中山川秀丽 ,气候宜人。如通江溶洞,诺水河风景区,南江桃园 ,南阳林场等无一不是绝佳旅游胜地。化成水库,烟波浩淼,碧水蓝天一色 。
巴中市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是什么?
匈奴在唐朝之前一直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对我国历代中原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可是自从唐朝之后,史书上就再也没有记载过有关于匈奴的历史,匈奴也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了任何的消息。
有关于匈奴后来的故事 ,一共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为法是曹操时期北匈奴都被赶到了欧洲,而南匈奴逐渐的被汉人吸收。北匈奴到欧洲地区之后有了自己的国家,也就是当年的奥匈帝国 ,捷克斯洛伐克这些国家。
另外一种说法指的是,匈奴在汉武帝时期向中亚地区逃亡,并且在中亚地区繁衍生息建立国家 ,而现在的土耳其就是当年匈奴人所建立的国家 。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又都不算准确。
那么当年中国历史上的那批匈奴人到底去了哪个地方呢?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呢?今天就来详细解读下匈奴人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历史上匈奴人这个群体 。
根据《史记》记载:?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獯鬻 、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 ,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
根据这样的一个定义,我们看出来当年的匈奴和现在的蒙古人的习性非常的相似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游牧民族。
与中原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没有一个固定的居所,哪里有草他们就赶着牲口去哪里放牧 。
因此,其生存资料主要是来源于牛羊,所以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 ,而且生存物资也不容易累积,非常容易受到天气影响,生活条件相对恶劣一点。但有坏处也有好处 ,这种环境也造就了匈奴人的身体,他们往往都比较强壮,野外生存能力比较强。而且在冷兵器时代 ,骑兵是一个最为强大的兵种,所以匈奴人当年的骑兵的作战能力还是比较高的 。
而且匈奴也并非是一家,而是有好几个部落组成 ,所以匈奴并非是指的一个民族,而是指的一个群体,比如说咱们现在说欧洲人一样。
而与之相对比 ,中原人则是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居所,已经进入了农耕文明社会,所以容易积累一些生产资料,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天灾影响 ,不过应对自然灾害的打击能力要高于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而中原王朝虽说没有像匈奴那般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部队,但是工艺相对先进,可以制造一些相对先进的武器从而占据优势 。同样是也会对匈奴的优点进行吸收 ,比如说当年赵王就提出了?胡服骑射?,从而强大了赵国的军队的作战能力。
历史上的匈奴与中原王朝之间的瓜葛
匈奴应该是历代能够与中原王朝相匹敌的外部力量之一,从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和匈奴的战争都没有断过。匈奴的生存方式是相对原始一点 ,所以作战能力也非常的弱?当时像燕国这样的小诸侯国都能够吊打匈奴,让匈奴好好的俯首称称臣 。而赵国更是屡次北却匈奴千里之外。
不过由于游牧民族有着较高的机动性,所以不可能彻底的让他们打败他们 ,无非也就是一打而散。当时各国为了防着匈奴,也就修建起了长城 。
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将河南套地区的匈奴赶出去,并且命令蒙恬将之前燕赵长城修缮一下 ,连成了后来的万里长城防御匈奴。匈奴也算是正式的和中原王朝进行了一定的分离。
刘邦在打赢项羽之后,也曾尝试过想要北却匈奴效仿秦始皇,但刘邦却吃了败仗,被匈奴困在包围圈之中 ,后来刘邦不得不通过贿赂匈奴老婆逃得一命。从那之后,汉朝也就在没有主动攻占匈奴,反而实行了一套防御政策 。
根据史料记载:?汉遂取河南地 ,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
而在此期间匈奴经过不断的吸收中原文化开始慢慢变得的发展壮大。在此期间北方的匈奴各部逐渐统一 ,并且形成了一个较为强大的统治集团 。同时北方匈奴也开始尝试着农耕,在一些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方让汉人俘虏屯田收粮。
以灭夷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 、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 。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北州以定。?匈奴稍强,蚕食诸侯,故破走月氏 ,因兵威,徙小国,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当时的匈奴从面积上来说甚至超越汉朝的实际控制区域 ,而军事力量上完全也有和汉朝对抗的能力,甚至超越汉朝,而此时匈奴也算是进入到了一个巅峰时期 。
匈奴转盛为衰 ,开始分化、迁徙(重点)
等到汉武帝时期百姓生活富足,粮草也积攒的具有了一定的数量,综合国力大大的提高。
在汉武帝之前 ,汉朝可以说是受尽了匈奴各种凌辱,但无奈匈奴当时比较强大,汉朝只能够和匈奴保持着一种随时愿意和谈的态度。
汉武帝时期一共向匈奴发起了三次战争 。
首先派卫青收复了原本的河套地区。 公元前121年又派霍去病夺取了河西走廊。此地当年也是匈奴掌握的唯一可以耕种的地方 ,失去了这些可耕种之地,匈奴的生产资料也就变得相对不稳固,其实力开始迅速衰退。 而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又派卫青 、霍去病,被却匈奴千余里一直打到封狼山,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境内 。这几次战争,基本将匈奴军队主力给打散了 ,不过当时的匈奴还是坚挺,并没有消失。
匈奴本身就是一个游牧的民族,本来就居无定所 ,所以汉朝军队也不可能说将匈奴给赶尽杀绝。
但当时由于匈奴势力衰弱,内部自然就会开始出现分散现象?当时有不少匈奴部落直接向汉朝臣服,成为了汉朝的子民 。
汉朝则对于匈奴曾生活的河南套地区加强了管理 ,而在那之后,中原王朝不断的压缩匈奴人的生存空间,让匈奴丧失成气候的基础 ,并且不断让他被其他部落给吞并或是融合。
而三国时期,曹操对于比较乖巧听话的南匈奴不断的进行汉化,对于坚持抵抗的北匈奴则进行了驱赶。
1、先说被驱赶的 。
而这批被驱赶的北匈奴人中的一小部分人也就来到了欧洲地区 ,虽说无法与中原王朝匹敌,但在当时分裂的欧洲却是相当强势的,他们给当时的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欧洲历史上记载,匈奴人来到欧洲后被称为?上帝之鞭?。不过由于匈奴的文化相对落后 ,而且人口少一些,在欧洲定居后,开始不断的融入到欧洲本地的一些居民中 ,慢慢的被当地的民族所同化,毕竟少数被多数给融合是必然 。
但至今也不确定当年的这一小批匈奴人到底融入了哪些欧洲国家,均有涉及也不是没可能。
但可以肯定的是 ,没有迁移到欧洲那么远的,则是迁徙到了离的最近的中亚、俄罗斯 、蒙古等国,也就是说中亚的斯坦人、俄罗斯人、蒙古人都可能有匈奴血统。
2、再说当时被汉化的 。
南匈奴不断的被汉化 ,晋朝时期则是发动了八王之乱,而在之前这些匈奴人已经被汉化的差不多了,在五代十国时期匈奴人不断的相互融合相互吸收 ,界限也就逐渐变得不太明显。
不过仍然有一些匈奴部落或群体也开始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比如说后来建立西夏的党项族,北方的蒙古族,女真族 、契丹族等,还有一些在历史中根本没有提起名字的民族 ,姑且不论。
后来在汉人政权再次崛起之后,有一些小民族开始不断的被汉人所吞并,并且进行了非常彻底的融合 ,这群人也就彻底成为了汉族人的一员。
那些不愿意投降汉族的则是又被赶到了北方地区,成为了后来的西夏国,金国辽国等这些国家的主体民族之一 。
像金国、辽国这些学徒人所建立的国家对于国家内的一些匈奴小民族进行了统一的大融。后来在金国和辽国这两个国家灭亡之后 ,其主体民族则是又逐渐的被汉族以及蒙古族所同化。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基因库分析,当时融入中国最多的匈奴人 ,主要分布在现在的辽东半岛一带,蒙古地带,还有新疆等地区 。
总的来说 ,严格来讲匈奴并非消失在历史当中了,他们依旧存在,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成为了其他国家或者是民族的一员。
这里再来简单回答下 ,他们过的怎么样
曾经的他们是一个强大的游牧帝国,即便分裂了也依旧能在一些地区称王称霸,所以他们可以说还是过的很不错的。有人或许会认为衰落后 ,他们一直被中原王朝打着跑,应该很可怜才对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别忘了,他们是游牧民族 ,居无定所才是天性,整天跑对于他们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所以这也不是啥大问题。
而至于现在的他们 ,大多已经融入到了民族、国家的,自然是有好有坏了,大家都看在眼里 ,这里我们就不用进行过多赘余。
巴中位于中国西部,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 。盆周边远山区,东邻达州,南接南充 ,西抵广元,北接 陕西汉中。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河之间 ,田连阡陌,风景名胜,星罗棋布 。雪山屹立 ,气势雄伟;灵山耸翠,风光独具;石窟胜迹,名冠巴蜀;桃园仙境 ,诺水风光,使人留连忘返。巴中幅员1232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507米 ,最低208米,其中耕地面积258.8万亩。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 ,北魏置巴州 。巴人部族素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而著称。汉高祖刘邦在南江大坝建牟阳城筑巴峪关,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截贤岭 ,张飞夜袭巴州智擒严颜。
境内始建于梁魏 、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 、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以布局精巧、艺风平实而著称,再现了唐代辉煌的宗教艺术 ,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 ”,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
关于“韶关市有几个县城?”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游奕灵官]投稿,不代表商经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jyhotel.com/zlan/202502-69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商经验的签约作者“游奕灵官”!
希望本篇文章《韶关市有几个县城?》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商经验]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韶关市有几个县城?”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韶关市有几个县城?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截至201...